[ cí zào ]旧俗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
[ dǎo zào ]1.垮台;败落。2.倒霉:背时~。
[ kāi xiǎo zào ]原指集体伙食中另外安排高标准的伙食。也比喻提供超出一般的待遇或条件。
[ kàng chái zào ]指与炕相通的柴灶。既可烧饭,又可取暖。《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果然寺外 侯林儿 赁下半间厦子,里面烧着炕柴灶,也买下许多碗盏家活。”按,灶,或讹作“皁”。
[ kuà zào ]1.本指良马奔跑时后蹄印跃过前蹄印。因以喻指好马,良马。2.比喻儿子胜过父亲。
[ huò zào ]锅灶。《中国谚语资料·浙南谚语》:“无钱镬灶当棺材,有钱桌上当戏台。”《花城》1981年第2期:“今天社员像过大节,家家户户厨房的镬灶忙个不停。”
[ jiǎn zào ]战国 时,魏 将 庞涓 攻 韩,齐 将 田忌 孙膑 率师救 韩。
[ jìn zào ]修砌炉灶。《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燧,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一说,墐字是“熯”字之误,“熯”即古“然”字。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 lěng zào ]久不生火的灶。亦表示贫寒。
[ lú zào ]炉子和灶的统称:修理~。另起~。
[ shāo lěng zào ]1.赌博行话。指押赌注于冷门。2.谓奉承尚未得势的人。
[ lǒng zào ]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 liáo zào ]汉光武帝 刘秀 为破虏大将军时,曾率部自 蓟 驰往 饶阳,饥寒疲乏,及至 南宫,遇大风雨,乃避之道旁空舍,冯异 抱薪,邓禹 生火,刘秀 自“对灶燎衣”。见《后汉书·冯异传》。后遂以“燎灶”为帝王困难时臣子效忠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