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én dǐng ]1.焚香顶礼。2.佛教徒焚灼头顶。表示虔诚奉佛。
[ fén fán ]焚烧。唐 元稹《告畬三阳神文》:“饥饉因仍,盗贼仓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人民遂空,万不存一。”唐 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世火焚燔,慧剑断网。”
[ fén fēng ]气流沿山坡下降 而形成的热而干燥的风。多焚风地区,易发生森林火灾。
[ fén fú pò xǐ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 fén gāo jì guǐ ]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 :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
[ fén gǎo ]1.犹焚草。烧掉底稿。2.焚烧诗文手稿。
[ fén gǔ ]焚烧谷物。比喻毁弃赖以生存的事物。
[ fén gǔ yáng huī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 fén guǐ ]烧车。比喻隐迹。清 金农《怀张先辈幼持林居》诗:“十年焚轨卧林芿,深闭书堂少俗矜。”
[ fén huà ]烧掉(尸骨、神像、纸钱等)。
[ fén huáng ]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 fén jiāo ]指皇后被杀。椒房,汉 殿名,皇后所居。后亦借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