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 dé zhī gē ]西班牙最早的史诗。约写于1140年。描写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失宠于国王而遭放逐。后在抗击摩尔人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得到国王谅解,从此声名远扬。
[ xī jī ]犹光明。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明 李东阳《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明 祈顺《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 xī lái rǎng wǎng ]即“熙熙攘攘”
[ xī píng ]兴隆安定。宋 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徵。”
[ xī qià ]1.清明和乐;安乐和睦。语本 汉 班固《东都赋》:“至于 永平 之际,重熙而累洽。”宋 曾巩《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幸逢熙洽,未奉燕间。一违前蹕之音,四遇亲祠之庆。”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二:“今君臣熙洽,穆穆皇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臣窃计之,不若穷作乐之原,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2.谓兴盛普及。明 何孟春《馀冬绪录摘抄》卷五:“今学校徧天下,文教熙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