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ì tǔ dié ]官府发给寺院的准许土地免税的证书。清 袁枚《随园随笔·金石》:“长兴 四年,赐 冥福禪院 地土牒。”
[ jiǎn dié ]1.简牍。2.文书;公文。
[ chì dié ]1.诏书的一种。《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綾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胡三省 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
[ huàn dié ]犹宦籍。唐 李商隐《为舍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自随宦牒,遽忝恩荣,位至圭符,宠当金紫。”宋 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自笑年年随宦牒,不如处处得闲行。”明 宋濂《陶府君墓志铭跋尾》:“陶 氏一门父兄子弟,其不坠书诗之业,往往知自奋如此,宦牒之蝉联,此盖其权舆哉。”
[ jiā dié ]亦作“家谍”。旧时家族世系的谱牒。
[ chì dié ]载有皇帝命令的文书。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勑牒榜乡村。”宋 曾巩《明州谢到任表》:“臣于去年十二月,于 江寧府 准 福州 公文送到勑牒一道,就差臣权知 明州。”宋 洪迈《夷坚甲志·邵南神术》:“郭 怒,取勑牒示之。”
[ jì dié ]计省的文书。宋 王安石《与孙子高书》:“此月奉计牒当渡 江 南,十一日尽室行。”宋 汪应辰《福州到任谢太上表》:“伏念臣起自书生,远随计牒,在庭多士,首蒙擢第之荣,去国累年,两被赐环之宠。”
[ jìn dié ]以君主名义给予的身分证明文件。《文苑英华·赦书四·会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文》:“自今后并须準格用荫人数年限,及察知冒卖资荫,便收禁牒,报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