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犀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guā xī ]瓜类的种子。
[ cuàn xī ]传说 晋 温峤 过 牛渚矶,燃犀角照矶水,看见水中许多精怪。见《晋书·温峤传》。后用以比喻洞察奸邪。
[ liǎng xī ]指上下牙齿。
[ míng xī ]文犀的角。因其角表面光泽发亮,故名。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 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角表有光,因名明犀;置暗中有光影,亦曰影犀。”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三:“疏勒 献犀角,表里有光,因名明犀。暗中有影,亦曰影犀。织以为簟,如锦綺之文。”
[ mù xi ]1.也作木樨。通称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小,白色或暗黄色,可供观赏,也可做香料或食品。2.将生鸡蛋的蛋清、蛋黄打碎做熟后称木犀,因避讳“蛋”而得名:~汤。~肉。
[ nì xī ]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 hài jī xī ]亦作“骇鷄犀”。犀角名。
[ jiǎo xī ]额角入发处隆起,有如伏犀。古代迷信以为显贵贤明之相。亦借指贤明者。
[ mǎ xī ]玛瑙与犀角。
[ rán xī ]见“然犀角”。
[ rán xī jiǎo ]传说点燃犀牛角可以照见水中之怪物。
[ rán xī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七:“晋 温嶠 至 牛渚磯,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后以“燃犀”为烛照水下鳞介之怪的劐典实。
[ shāo xī guān huǒ ]比喻洞察事物。
[ máo xī ]1.即披毛犀。古哺乳动物。大小和现代犀牛相似,全身披着长毛,生活于第四纪时的寒冷地带,已绝种。2.即牦牛。
[ shān xī ]犀牛的一种。
[ shěn xī ]指 战国 秦 李冰 造石犀五头,沉之于水以厌水怪的故事。
[ shā xī ]雌性犀牛。
[ shēng xī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元和 元年春正月,中山王 焉 来朝。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李贤 注引 刘欣期《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3.借指劲兵。唐 陆龟蒙《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犀甲”。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 lóng xī ]旧时相术家称囟下骨隐起,下连鼻梁不断。迷信者以为贵人之相。
[ niú zhǔ xī ]比喻用以揭露黑暗或怪异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