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状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huǎng zhuàng ]诬告的状子。
[ jié zhuàng ]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众吏虽怀妬忌,无可奈何,做好做歉的説发 金满 备了一席戏酒,方出结状,申报上司。”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宋 咸淳 辛未,正言 陈伯大 议考试士子……年十五以上能文者,许其乡之贡士结状保送。”
[ jūn zhuàng ]见“军令状”。
[ jīng zhuàng tǐ ]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为透明的双凸形扁圆体。由睫状肌调节使之改变曲度,使物像清晰地落于视网膜上。
[ jǐn jí zhuàng tài ]非常紧张的形势,一般指国家面临战争的状态。
[ kuǎn zhuàng ]1.供状。2.指罪证。
[ dǎ tōng zhuàng ]申递向上呈转的状子。《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不可使 范氏 无后,乃打通状到礼部,復姓不復名,改名不改姓,叫做 范承信。”
[ cí zhuàng ]提起诉讼的文书。
[ chǒu zhuàng ]1.指形貌丑陋。《后汉书·周燮传》:“燮 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南朝 宋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李牧 愧长袖,郤克 慙躧步,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2.指丑恶的行为。《新唐书·元载传》:“会 李少良 上书詆其丑状,载 怒,奏杀 少良。”
[ guǐ zhuàng ]怪异的形状。
[ jìn zhuàng ]1.呈上陈述事实的文书。《新唐书·百官志三》:“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诸司长官,谢於正衙,復进状谢於侧门。”唐 王建《和胡将军寓直》:“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鉤栏。”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五·藏廙》:“至 乾寧 中,僧 神赞 进状,乞追謚号塔名。”2.特指呈上诉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潘公、潘婆 死认定了 姚 家藏了女儿,叫人去接了儿子来家,两家都进状,都准了。”《禅真逸史》第二一回:“再説 尤二仁 父子商议,次早府中进状,但不识二少年名姓,难以行词。”《后水浒传》第十四回:“董敬泉 即吩咐心腹伴当备了一副厚礼,到 开封府 进状。”
[ jué sè zhuàng ]犹言履历表。
[ jǐn zhuàng ]行状、书状结尾常用语。谓敬谨陈述。
[ lěi zhuàng ]诔文。《新唐书·李虞仲传》:“古者将葬请謚,今近或二三年,远乃数十年,然后请謚;人殁已久,风绩湮歇,採诸传闻,不可考信,誄状虽在,言与事浮。”
[ gǔ zhuàng ]犹骨相。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乃言 瞿 氏子,骨状非凡格。”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今日见之,观其骨状,真为贵人。”参见“ 骨相 ”。
[ dān bǎng zhuàng yuán ]宋 时对科举考试第五甲末名的戏称。
[ hé zhuàng ]1.揭发过失或罪行的文状。2.揭发罪状。
[ biāo zhǔn zhuàng kuàng ]在物理和化学中,表示温度为0℃、压强为101.325千帕时的状况。
[ héng zhuàng ]常态;常情。
[ guò zhuàng ]递交文状、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