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sè ]“毛瑟枪”的省称。清 胡燏棻《上变法自强条陈疏》:“就近年新製而论,步枪以曼里夏毛瑟小口径为佳。”
[ máo sè qiāng ]旧时对德国毛瑟(Mauser)工厂制造的各种枪的统称。通常多指该厂制造的步枪。
[ qū lù sè zhà ]佉卢蝨吒 的别译。
[ miào sè yīn ]语出《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孔颖达 疏:“《清庙》之瑟,谓歌《清庙》之诗所弹之瑟……弦声既浊,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响。”后用以喻质朴而可施于教化的音乐。
[ nà sè ]乐器拍板的别名。见 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音乐·拍板》。
[ qīng sè ]1.指瑟。瑟音清逸,故称。2.清新鲜明。
[ sè gē ]《论语·阳货》:“孺悲 欲见 孔子,孔子 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之,使之闻之。”后谓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为“瑟歌”。
[ sè qín ]1.瑟与琴。《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晋 成公绥《啸赋》:“清激切於竽笙,优润和於瑟琴。”《宋书·乐志二》:“庭列宫县,陛罗瑟琴。”元 张昱《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诗:“明年不待梧桐雨,来听高堂鼓瑟琴。”2.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和合友好。《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晋 潘岳《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3.指夫妻和好。宋 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虽未通币帛之仪,料必作瑟琴之眷。”
[ sè sè ]1.形容轻微的风声:秋风~。2.因寒冷身体发抖的样子。
[ sè sè suō suō ]形容畏缩,不大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弥轩 望了他一眼,他就瑟瑟缩缩的出去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四:“一个年轻的女人,也瑟瑟缩缩的走过来,怯生生的小声说:‘三叔,到咱屋里去坐吧。’”参见“瑟缩”。
[ sè suō ]1.哆嗦;发抖。2.身体因寒冷而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