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cuì ]同“甘脆”。《史记·刺客列传》:“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汉 桓宽《盐铁论·孝养》:“衣轻暖,食甘毳。”明 张居正《答奉常徐云岩》:“太翁尊师高年,宜朝夕奉进甘毳,娱悦其意,毋以世虑婴怀。”清 钱谦益《祭徐元晦母王夫人》:“小人有母,甘毳罔效,或闇而危,苟訾以笑。”
[ gān cuì ]同“甘脆”。汉 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明 张居正《学农园记》:“惟力田疾耕,时得甘膬以养父母,庶获无咎。”《明史·隐逸传·杨黼》:“躬耕数亩供甘膬,但求亲悦,不顾餘也。”
[ gān dāng ]1.甘心接受。2.情愿充当。
[ gān ěr ]1.美好的食物。2.甘美的诱饵。亦用作比喻。
[ gān féi ]1.指美味。2.肥腴;丰美。
[ gān fú ]1.甘心承受。2.服气,认输。
[ gān fú ]1.甘食美服。亦用作动词。2.甘心、服气。
[ gān guó lǎo ]甘草的别名。宋 辛弃疾《千年调》词:“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鴟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甘草》﹝释名﹞引 甄权 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 gān guǒ ]1.香甜的果子。2.泛指果品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