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í lè shì jiè ]也叫净土。佛教幻想的世界。那里没有众苦,但受诸乐,不受尘世污染,故名极乐。因远在西方,故又俗称西天。与“尘世”相对。
[ jīng jiè ]1.土地、疆域的分界。2.界限。
[ bǎi jiè ]佛教语。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十界中之各界亦皆具有十界,故总称百界。
[ gōng gòng zū jiè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邹韬奋 《经历》三六:“由外面传进的消息,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 沉 、 李 、 王 、 沙 四先生……于当天十二点即由各人的律师保了出来。” 洪深 《咸鱼主义》:“我们先生想,有一天 上海 真的打起仗来的话,逃难到公共租界里来的人一定是很多的。”参见“ 租界 ”。
[ bàn jiàn bàn jiè ]1.不彻底,不深透。2.不明确。3.犹言不上不下。4.谓平庸。
[ bàn jiān bù jiè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huā huā shì jiè ]指繁华的地方或寻欢作乐的场所(多含贬义)。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 也泛指人世间。清张南庄《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 huā jiè ]1.指佛寺。唐 元稹《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诗:“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浄。”唐 罗邺《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诗:“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宫……皆佛寺名。”清 沉钧德《<元诗别裁集>序》:“殆 韦相 序《又元集》所云‘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者耶!”2.旧指妓女界。《“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全国花界同胞,各本良心尽我国民应尽之天职。”
[ huā jǐn shì jiè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 fēng jiè ]1.疆界;边境。《管子·小匡》:“正其封界。”《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自是各谨封界,秋毫不敢犯。”2.引申为界线。《荀子·正论》:“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
[ 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1939— 1945年德、意、日法西斯为控制全世界而挑起的世界性战争。也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早在大战全面爆发前,德、意、日已经先后发动了一系列 局部性的侵略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 国先后侵占了欧洲的许多国家。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7日,日 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反对法西斯的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11月到1943年2月 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3年,美、英军队把德、意军队赶出北非,并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初,苏军和美英军队分路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在太 平洋战场,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美军在1942年开始了反攻。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 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而结束。
[ dì èr shì jiè ]见〖第三世界〗。
[ dì sān shì jiè ]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总称)。第一世界指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处在超级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达国家(总称)。
[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dì yī shì jiè ]见〖第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