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lù ]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禄。《战国策·楚策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汉 焦赣《易林·观之恒》:“春草荣华,长女宜夫,受福多年,世有封禄。”
[ bǎi lù ]1.犹多福。2.小儿出生满百日举行的贺宴。
[ cí lù ]辞去爵禄。《汉书·张安世传》:“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有司劾 畴 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太祖 重其事,依违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夫 鲁连 之智,辞禄而不返;接舆 之贤,行歌而忘归。”《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张珪 归 保定 上冢,以病辞禄,不允。”
[ lì lù ]1.官吏的俸禄。《史记·平準书》:“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汉书·王莽传中》:“﹝ 天凤 三年﹞五月,莽 下吏禄制度……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2.指吏禄制度。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天下吏人,素无常禄,惟以受賕为生,往往致富者,熙寧 三年,始制天下吏禄,而设重法以絶请託之弊。”3.官吏的禄位。唐 韩愈《送牛堪序》:“登第於有司者,去民亩而就吏禄,由是进而累为卿相者,常常有之。”
[ lù cì ]犹禄位。《左传·哀公十六年》:“余嘉乃成世,復尔禄次。”宋 王安石《熊本转著作佐郎》:“往践禄次,盖将有补于时。”
[ lù ér ]唐玄宗 时宫内对 安禄山 的戏称。
[ lù jí ]1.旧时谓天上或冥府记录人福、禄、寿的簿册。《书·大禹谟》“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孔 传:“言为天子勤此三者则天之禄籍,长终汝身。”孔颖达 疏:“禄谓福禄,籍谓名籍,言享大福,保大名也。”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巴丘县 有巫师 舒礼,晋永昌 元年,病死,土地神将送诣 太山 ……府君问主者:‘礼 寿命应尽?为顿夺其命?’校禄籍,餘算八年。”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臣稽首,叫九閽,开聋启瞶;宣命司,检禄籍,何故差池。”清 袁枚《新齐谐·常熟程生》:“﹝神判曰:﹞汝命两榜,且有禄籍,今尽削去。”2.为官食禄的簿籍。《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怀公 恐 重耳 在外为变,乃出令:‘凡 晋 臣从 重耳 出亡者,因亲及亲,限三个月内俱要唤回。如期回者,仍復旧职,既往不咎。若过期不至,禄籍除名,丹书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