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n guān ]1.禅门。2.比喻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3.指入佛门修道者。
[ chán guān ]1.谓依禅理参究修行。唐 姚合《闲居》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宋 陈师道《比丘理公塔铭》:“日诵《金刚》、《行愿》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章炳麟《答铁铮》:“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2.寺院。唐 钱起《送僧归日本》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 chán guī ]佛教的清规戒律。亦指寺院法规。
[ chán hé ]禅和子。谓参禅之人。唐 裴铏《传奇·马拯》:“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元 张可久《寨儿令·鉴湖即事》曲:“白髮禪和,墨本 东坡,相伴住山阿。”清 黄景仁《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 chán hé zǐ ]参禅人的通称。有亲如伙伴之意。和,谓和尚。
[ chán hé ]亦称 熙连禅河、希尼河、阿恃多伐底河。古 印度 之河名。佛教对此河名颇多异说。或译 有金河,或译 无胜河,无定称。佛经中传说佛在涅槃前曾入此河沐浴。后因以谓修习禅定的境界。
[ chán huà ]佛教禅宗常通过问答方式来测验对禅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问答语句叫作机锋语,也就是“禪话”。大多数用各种比喻来表达。语言形式用散句,也有用诗句的。《红楼梦》第九一回:“寳玉 豁然开朗,笑道:‘……怨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和我説过几句禪话,我实在对不上来。我虽丈六金身,还借你一茎所化。’”
[ chū chán ]1.佛教语。色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禪”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九之一。
[ chán jī ]佛教用语。禅宗认为悟了道的人教授学徒,往往在一言一行中都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示,令其触机生解,故名。
[ chán jì ]佛教的偈颂。偈为梵语偈陀音译之略,义译为颂。偈语常用诗句形式,表达佛理、禅机。不论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为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