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ùn xiù ]1.相貌美丽清秀。2.才智杰出。也指才智杰出的人。
[ huán hún xiù cái ]指本已落第,重考而被录取的秀才。宋 方勺《泊宅编》卷八:“天禧 二年,开封 解榜出,有 廖復 者被黜,率众诣鼓院,诉有司不公。朝廷差 钱惟演 等重考,取已落者七十餘人。復 亦预荐,时号还魂秀才。”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宋 初举人被黜,犹得击登闻鼓声寃,上命重试必多见收,当时谓之还魂秀才。”
[ jié xiù ]1.高峻秀美。2.才智过人。
[ jùn xiù ]1.高峻秀丽。2.指书法挺拔秀丽。
[ jiǒng xiù ]1.亦作“逈秀”。高耸秀拔。2.谓出类拔萃。
[ lǎo xiù cái ]旧时代的人或深孚众望的人。
[ lóng zhāng xiù gǔ ]比喻文章秀逸遒劲。
[ měi xiù ]1.美丽清秀。2.指才能、智力十分出众的人。
[ mín xiù ]指民间才能出众的人。南朝 齐 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四:“能官民秀,利建天跗。”《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上》:“往年县召民秀二人,问以守宰治状,善恶具闻,将加赏罚。”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国华民秀,公卿连席。”
[ jùn xiù ]1.亦作“隽秀”。优异出众。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 年未二十,仪神雋秀。”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得见所作,虽嘆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2.指优异出众者。清 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第一选雋秀,其次择门楣。”3.清雅秀丽。刘白羽《长江三日》:“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 miáo ér bù xiù ]庄稼虽生长,但不吐穗开花。比喻资质虽好,但无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秀:出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