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筒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uàn tǒng zhǐ ]1.一种制成带状并卷在轴上成筒形的纸。主要供轮转印刷机印刷用。2.由造纸机出来的纸张,经复卷机裁切并卷成一定宽度的纸卷。供轮转印刷及各种工业使用。
[ kuài tǒng ]插放筷子的器具。多呈圆柱形。
[ mào tǒng ]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 jiǔ tǒng ]犹酒杯。
[ lián tǒng ]1.亦作“连筩”。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2.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3.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 liáng tǒng ]量液体体积的器具,呈直筒形,多用玻璃制成,上面有刻度。
[ miàn tǒng ]糕点名。形如竹筒。
[ lǜ tǒng ]射鸟的竹筒。
[ pào tǒng zi ]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人。
[ qì tǒng ]即汽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忽的汽筒里呜呜的响了一声,船便移动了。”参见“汽笛”。
[ mì tǒng ]见“蜜筩”。
[ pí tǒng ]1.竹制盛酒具。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唐 李商隐《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宋 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万迭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明 谢榛《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一对郫筒肠欲断,鶺鴒原上草萧萧。”2.酒名。相传 晋 山涛 为 郫 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唐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仇兆鳌 注:“《成都记》:成都府 西五十里,因水标名曰 郫县,以竹筒盛美酒,号为郫筒。《华阳风俗録》:郫县 有 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 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一本作“郫筒”。宋 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所恨 蜀山 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清 唐孙华《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或言 锦城 天下乐,郫筒美酒丙穴鱼。”
[ shè tǒng ]竹名。
[ niú pí tǒng ]借指吹牛的人。
[ qí tǒng ]盛棋子的筒。
[ shuǐ tǒng ]引水的竹筒。
[ pēn tǒng ]1.旧时装硝药以喷射的火器。2.指喷筒喷射出的火力。
[ qiān tǒng ]1.一种竹筒,装占卜或赌博用的签子。2.扦子
[ shī tǒng ]1.亦作“诗筩”。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 shuǐ yān tǒng ]即水烟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七横八竖的放着十七八杆鸦片烟枪,八九枝铜水烟筒。”鲁迅《彷徨·弟兄》:“秦益堂 捧着水烟筒咳得喘不过气来,大家也只得住口。”许地山《危巢坠简·在费总理底客厅里》:“他也没穿长褂,手捧着水烟筒,一面吹着纸捻,进到客厅里来。”参见“水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