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n xiāo ]传说 萧史 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后两人俱仙去。见 汉 刘向《列仙传》。
[ shēng xiāo guǎn dí ]泛指吹奏乐器。
[ xíng xiāo ]卖饴糖人所吹的箫。语本《诗·周颂·有瞽》:“簫管备举。”郑玄 笺:“簫,编小竹管,如今卖餳者所吹也。”孔颖达 疏:“其时卖餳之人吹簫以自表也。”宋 汤恢《倦寻芳》词:“餳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清 龚自珍《冬月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卷,沉沉止復吹。”
[ 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 wú shì zhī xiāo ]比喻在街头行乞。同“吴市吹箫”。
[ yù rén chuī xiāo ]传说春秋时 秦 有 箫史 善吹箫,穆公 女 弄玉 慕之,穆公 遂以女妻之。
[ wén xiāo ]传奇中的人名。传说 唐 大和 年间,书生 文箫 中秋日游 锺陵 西山 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 文簫 驾彩鸞。自有绣襦兼甲帐,琼臺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鸞 以私欲而泄天机,謫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 唐 裴铏《传奇·文箫》。宋 张孝祥《丑奴儿》词:“杨柳依依,何日 文簫 共驾归。”明 洪朋《写韵亭诗》:“文簫 彩鸞 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远隔 蓬山 思甲帐,此生无福比 文簫。”
[ xiāo dí ]箫与笛。泛指管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麟德 二年十月,制曰:‘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宋 韩维《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哀絃孤引四坐寂,继以簫笛相谐和。”
[ xiāo gǔ ]箫与鼓。泛指乐奏。南朝 梁 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 赵 歌兮伤美人。”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 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 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 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 xiāo guǎn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 xiāo guǎn zhú ]一种可以作箫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