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米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iāng mǐ ]见“糯”
[ jiāng mǐ zhǐ ]糯米纸。
[ jiǎ mǐ ]清 代发给八旗兵丁的禄米。
[ léi mǐ fēng ]异烟肼的商品名。有机化合物。白色针状结晶。对结核病有疗效。
[ fèng mǐ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元史·食货志四》:“至大 二年,詔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 至元 钞,而罢其俸米。”《明史·张辅传》:“寻命 辅 所受太师俸於 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 南京,此盖特恩云。”《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 gǔ mǐ ]〈方〉泛指稻谷、大米之类的粮食。
[ huǒ mǐ ]1.旱稻。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诗:“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鷄。”宋 范成大《离堆行》:“成都 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粳》:“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畬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2.先蒸后炒的稻谷。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四:“蜀 稻先蒸而后炒,谓之火米。可以久积,以地润故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陈廩米》:“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有火烧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与此不同。”
[ jiāng mǐ jiǔ ]即江米酒。
[ jù mǐ ]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説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2.米堆。形容矮小。
[ kǒu mǐ ]1.古时官员的禄米。2.指内蒙古地区所产之米。
[ chái mǐ ]做饭用的柴和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 chái mǐ fū qī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 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宋 吴自牧《梦粱录·鲞铺》:“盖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芙蓉》1980年第1期:“山里哪样不好?有饭吃,有柴烧,种了棉花可以织布,柴米油盐酱醋茶,只差一包盐。”
[ bàn mǐ ]1.半粒米。谓极少。唐 皮日休《重台莲花》诗:“敧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便写与生时年纪,不曾道差了半米。”《水浒传》第六二回:“但有半米儿差错……打破城池,尽皆斩首。”2.半公尺。
[ hóng mǐ ]糙米。
[ hóng xiá mǐ ]稻米的一种。
[ hào mǐ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明 陈士元《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江 南加徵三斗,浙江 四斗。”参见“耗羡”。
[ kǒu shí mǐ ]按人配给的粮食。
[ lǎo mǐ ]1.陈米。2.指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
[ lǎo mǐ fàn niē shā bù chéng tuán ]比喻强行凑合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