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o dào ]指老人与幼儿。《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耄与悼,虽有罪不加刑焉。”郑玄 注:“爱幼而尊老。”《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 阴欲袭 许,迎 汉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志林》:“顺帝 至 建安 中,五六十岁,于吉 是时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礼不加刑。”
[ mào fū ]年老昏庸之人。《明史·余应桂传》:“以总理之大柄,畀之颠蹶之耄夫,臣不知其可也。”
[ mào huāng ]1.年老。《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孔 传:“耄,乱;荒,忽。言百年大期,虽老而能用贤。”孔颖达 疏:“意在美王年老能用贤而言其长寿。”按,《礼记·乐记》:“武王 之志荒矣。”郑玄 注:“荒,老耄也。”是“耄”、“荒”义同。孔 传与经义不洽。2.以“耄荒”谓年老昏愦。《宋史·宁宗纪赞》:“既而 弥远 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
[ mào hūn ]年老昏愦。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凡仕久资高,耄昏软弱不任事,而时不忍弃者实莅之。”《明史·奸臣传·严世蕃》:“嵩 耄昏,且旦夕直西内,诸司白事,輒曰:‘以质 东楼。’东楼,世蕃 别号也。”
[ mào juàn ]《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 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何以年在耄倦,而不能復子明辟,使忠言莫进,姦佞成朋,夷狄纷扰,屠害黎庶。”
[ mào kuì ]年老糊涂。明 沉德符《野获编·土司·夷妇宣淫叛弑》:“其祸……盖始於 隆畅 之耄聵,杨友 之倖功。”
[ mào lǎo ]老年;老年人。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閔耄老之逢辜,怜縗絰之服事。”宋 叶适《读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试》诗:“昔夸新龙首,伏 吕 较早晏;又推旧 菑川,耄老终佐 汉。”明 方孝孺《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恆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秋。”
[ mào luàn ]谓年老昏乱的人。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扶辅耄乱,政自己出,虽幸无闕,罪已不容於诛矣。”
[ mào ní ]老少。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繄倪者也。
[ mào nián ]老年。《后汉书·杨彪传》:“﹝ 彪 ﹞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
[ zhòng mào ]童耄。指孩童和老年人。重,通“童”。唐 陆龟蒙《登高文》:“胥殴吏笞,不舍重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