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dǎn hú yuè ]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远隔。肝胆,比喻近。
[ fén hú ]古国名。在今 安徽 阜阳 一带。
[ huā lǐ hú shào ]见"花狸狐哨"。
[ huā li hú shào ]1.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含厌恶意):穿得~的。2.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 guǐ hú yán ]犹鬼胡由。难以捉摸的心计。
[ guǐ hú yóu ]1.鬼混;胡闹。2.鬼花样,令人难以捉摸的心计、勾当。3.指鬼魂。4.指水性杨花、难以捉摸的妓女。
[ guǐ hú yóu ]犹鬼胡由。鬼花样,令人难以捉摸的心计、勾当。
[ lǎo sào hú ]《五灯会元·龙潭信禅师法嗣·德山宣鉴禅师》:“这里无祖无佛,达磨 是老臊胡,释迦老子 是乾屎橛,文殊、普贤 是担屎汉。”本指多须髯的胡人,后泛称络腮胡须。
[ fēng hú ]传说中的 黄帝 的臣子。见《汉书·古今人表》。
[ fēng hú jié mò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 jiǔ hú ]1.见“酒家胡”。2.古代用于酒席上佐酒助兴之木偶戏具。刻木为人形,置之盘中,左右欹侧如舞,久之乃倒,视其传筹所至或倒时所指向者饮酒。故又称劝酒胡。
[ jiǔ jiā hú ]原指酒家当垆侍酒的胡姬。后亦泛指酒家侍者或卖酒妇女。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昔有 霍 家奴,姓 冯 名 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宋 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明 程嘉燧《青楼曲》之四:“碧盌银罌白玉壶,鷫鸘典付酒家胡。”亦省作“酒胡”。宋 刘筠《大酺赋》:“復有俳优 旃孟,滑稽 淳于,詼谐 方朔,调笑酒胡,纵横謔浪,突梯囁嚅。”明 王世贞《再过曹甥子念饮畅作》诗:“主人送客欲就枕,东家酒胡索酒钱。”
[ kuài hú ]西域国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龟兹王 帛纯 窘急,重赂 獪胡 以求救。”胡三省 注:“獪胡,盖又在 龟兹 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