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ù zhī xiāng chòu ]形容不能辨别好坏、善恶。
[ huì chòu ]1.又脏又臭。《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朔日》:“仅一旅店,秽臭殊甚,不得已仍赴军臺之厢屋住焉。”2.指不洁之物。清 钮琇《觚賸·佞佛》:“弟获大罪过,无復生理,当捐此秽臭,以图懺悔,何如。”按,此为对自己身体的谦言。
[ lán xiù ]《易·繫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 疏:“谓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后因以“兰臭”指情投意合。
[ hǎi shàng zhú chòu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 rǔ xiù ]奶腥气。常用来比喻人年幼无知:~未干。臭(xiù)。
[ rǔ xiù wèi gān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 rǔ xiù xiǎo ér ]同“乳臭小子”。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钱到,则虽乳臭小儿、庸鄙粗材、不识方脉、不识医书,姓名亦皆上榜。”《清平山堂话本·霅川萧琛贬霸王》:“尔乃乳臭小儿,焉敢对众谤言,以絶吾之祭祀!”《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乳臭小儿,如此惊动天听,又烦圣虑获贼,直教老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 rǔ xiù xiǎo zi ]犹言乳臭儿。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豆棚闲话·朝奉郎挥金倡霸》:“那汉把眼一横道:‘乳臭小子,何足以知我事!’”
[ rǔ xiù zǐ ]犹言乳臭儿。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伊审徵、韩保贞、赵崇韜 皆膏粱乳臭子,素不习兵。”清 蒋景祁《伏波庙》诗:“松固 乳臭子,无乃累 建武。”
[ pěng chòu jiǎo ]同“捧脚”。管桦《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hé chéng yī gè zhū gě liàng ]比喻人多智慧高。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 shēng chòu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 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
[ róng xiù ]香袋。臭:本义气味,这里指香物。
[ rú yíng zhú chòu ]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
[ tóng xiù ]指铜钱、铜圆的气味,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表现:满身~。
[ yí chòu ]留下恶名。明 王世贞《将军行》:“生为众人恨,死为众鬼怜。寄语二心臣,貽臭空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