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pú ]古时征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
[ lǜ pú jié ]即端午节。民俗于端午节在门户上插绿色菖蒲与艾以祓除不祥,故称。
[ shù pú ]1.成捆的蒲柳。2.“束薄为脯”的省语。谓有意混淆是非。
[ shù pú wéi pú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ní chāng pú ]草本植物。白菖的别名。
[ shí chāng pú ]观赏植物的一种。茎可入药。
[ liǔ pú ]柳和水杨。二者皆易生而早凋,因以喻体弱。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简文 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我姐姐桃李之姿,尚未缔鸞交凤友;我 梦巫 柳蒲之质,何日成燕侣鶯儔?”
[ pú ān ]草庵。元 周伯琦《答复见心长老见寄》诗之一:“浙水 东头佛舍连,蒲菴上士坐忘年。”
[ pú bài ]蒲草与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
[ pú bāo ]1.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2.旧时指用蒲包儿装着水果或点心的礼品:点心~。
[ pú bèn chē ]以蒲草为遮蔽的车。《南史·隐逸传上·刘凝之》:“﹝ 刘凝之 ﹞夫妻共乘蒲笨车,出市买易。”
[ pú bì ]古代一种上面刻有香蒲状花纹的璧。是表示爵位的一种信物。
[ pú biān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 pú bó ]1.蒲车与束帛。古代作为征召贤者之礼。2.借指征聘;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