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蚊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wén má ]蚊类小虫。色黑而小,夜伏昼飞,啮人成疮。
[ wén méi ]蚊子的眉毛。比喻极小的地方。
[ wén méng ]亦作“蟁虻”。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李贤 注:“言蚊虻之暂过,未以为害。”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信安、沧、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王闿运《<墨子校注>序》:“遭时彊横,诸凶窃位,怙其势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纵欲,曾无采听,视匹夫所陈,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过乎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我要让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烂你的肉,小崽子!”
[ wén méng fù shān ]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语本《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況長生之事,世所希聞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負山,與井蟇論海也。”
[ wén méng ]亦作“蚉虻”。亦作“蟁虻”。即蚊虻。亦比喻坏人。
[ wén mǔ ]亦作“蟁母”。即蚊母鸟。
[ wén mǔ cǎo ]草名。相传此草叶中有虫化蚊,故称。
[ wén mǔ mù ]即蚊子树。
[ wén mǔ niǎo ]亦作“蟁母鸟”。即夜鹰。昼伏夜出,捕食蚊虻。旧时以为此鸟吐蚊,故名。
[ wén mǔ shù ]常绿乔木名。产于我国和 日本。树上生虫瘿,故称。
[ wén ruì ]1.亦作“螡蚋”。蚊子。2.比喻坏人。
[ wén shì ]蚊子于傍晚时成群集飞,如人的赶集,故称。《埤雅·释虫》:“俗云,蚊有昬市。盖蝇成市於朝,蚊成市於暮。”
[ wén shǒu ]亦作“蟁首”。比喻细微的事物。
[ wén shù ]即蚊子树。
[ wén sī fù shān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酈道元《水經注》,無有疏之者,蓋亦難言之矣。予不自揣,蚊思負山,欲取 酈 注從而疏之。”参见“蚊虻負山”。
[ wén xiāng ]含有药料,燃着后可以熏死或赶跑蚊子的线香或盘香。
[ wén xiǎng ]蚊虫集飞发出的声音。
[ wén yān ]1.亦作“蚊烟”。即蚊香。2.见“蚊烟”。
[ wén yān xiāng ]即蚊香。
[ wén yǐ ]蚊虫蚂蚁。比喻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