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n gōng ]古代王室养蚕的宫馆。《后汉书·荀悦传》:“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人,野无荒业。”李贤 注:“《礼记》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宫仞有三尺也。”《南史·宋纪中·孝武帝》:“﹝ 大明 三年﹞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后蚕宫於西郊。”参见“蚕室”、“蚕馆”。
[ cán guān ]1.古官名。2.旧传司蚕之神。
[ cán hù ]旧时称育蚕产茧的农户。也称茧户。
[ cán huā ]1.指蚁蚕。清 沉公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下:“子之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2.方言。指蚕茧。《中国歌谣资料·官员专欺湖州人》:“百姓养蚕日夜做,蚕花收成七八分。”3.养蚕期间,蚕农为讨吉利,称一般野花为蚕花。茅盾《春蚕》二:“四大娘 又拔下发髻上那朵蚕花,跟鹅毛一块插在蚕箪的边儿上。”4.蚕忙季节上市的一种小虾。明 谢肇淛《西吴枝乘》:“吴兴 以四月为蚕月……又有小虾,亦以蚕时出市,民谓之蚕花,蚕熟则絶无矣。”
[ cán jì xiè kuāng ]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 cán jiǎn ]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是缫丝的原料。
[ cán jiǎn zhǐ ]用蚕茧壳制成的纸,取其洁白缜密。
[ cán jù ]养蚕所用的器具。 宋 梅尧臣 有诗《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