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n kū ]犹蟾宫。宋 张先《少年游慢》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宋 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鷲峰 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清 陈维崧《百字令》词:“淮王城 下,有扶疎丛桂,香分蟾窟。”
[ chán pán ]喻圆月。 唐 曹松 《中秋对月》诗:“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清 黄景仁 《中秋夜雨》诗:“今宵满意觴蟾盘,西北浮云早蓬勃。”
[ chán quē ]犹蟾宫。元 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闕彦,仍就 鵠山 居。”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他是 瑶池 侣,玉籍仙,相府门楣谁不羡;只恐着蟾闕难登,谁敢把丹桂高扳。”参见“蟾宫”。
[ chán sū ]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有毒。干燥后可入药。
[ chán sū chǎo ]刮取蟾酥后用面粉和成的块,可供药用。唐 冯贽《云仙杂记·辨琴秦楚声》:“李龟年 至 歧王 宅,闻琴声,曰:‘此 秦 声。’良久,又曰:‘此 楚 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 陇西 沉妍 也;后弹者 扬州 薛满。二妓大服,乃赠之破红綃、蟾酥麨。”
[ chán tù ]1.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 欧阳詹《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清 方文《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前夕与我约,月明登兹臺,蟾兔忽已缺,轩车犹未来。”2.月中玉兔。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 chán zhī ]1.指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多借指科举及第。唐 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蟾枝交彩清兰署,鸞珮排光映玉除。”南唐 李中《送姚端先辈归宁》诗:“拜庆庭幃处,蟾枝香满身。”2.犹蟾桂。宋 苏轼《次韵景纯见和》之一:“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参见“蟾桂”。
[ bàn chán ]半月。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
[ jīn chán ]1.金色的蟾蜍。2.蟾蜍形金属香器的鼻纽。亦借指香器。3.月亮的别称。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语本汉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託身于月,是为蟾蠩。”唐令狐楚《八月十七日夜书怀》诗:“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明高启《赋赵王孙家琵琶诗》:“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塚理声秋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