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é kē jī yào ]指为应科考者汇编的便于剽窃的时文集子。宋 岳珂《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比年以来,於时文中採摭陈言,区别事类,编次成集,便於剽窃,谓之决科机要。”
[ bǐng yào zhí běn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hé yào ]核验;印证。《左传·襄公十年》:“使 王叔氏 与 伯舆 合要,王叔氏 不能举其契。”杨伯峻 注:“合要,谓前此两方相争之罪状、证辞等取而合之。”宋 曾巩《史馆申请三道》:“欲使名臣良士,言行功实,传之不朽,为人子孙者,亦宜知父祖善状,合要显扬,使得见於国史,以称为人后嗣之义。”
[ kěn yào ]肯綮,要害。指解决问题的关键或事物的紧要处。
[ jīng yào ]1.精华要点:时政~。2.精当切要:内容~。~地分析。
[ dìng jiǔ yào ]谓订立历时久远的要约。语本《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明 陈所闻《梁州贺新郎·汪去泰开园范罗山下题赠》套曲:“我幽栖近筑 秦淮 小,你悬榻斋头订久要,有日放棹花谿醉浊醪。”明 凌濛初《北红拂》第二出:“一笑相逢订久要,待往侯门问俊髦。”清 王源《复姚梅友书》:“但未审高明自任之具居何等乎?与 源 所见同乎异乎?更须面质以订久要,不敢草草徒作语言文字观也。”
[ hún bàng yào lí ]东汉 梁鸿 字 伯鸾,为避世高士,“及卒,伯通 等为求葬地於 吴 要离 冢傍。咸曰:‘要离 烈士,而 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因以“魂傍要离”为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
[ jī yào ]属性词。机密重要的:~工作。~部门。~秘书。
[ jī yào yuán ]搞机要工作的人员。如:连长派两名骑兵战士,护送机要员 小陈 到军部去。
[ jiǔ yào ]1.旧约。《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2.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唐 沉亚之《秦梦记》:“公谓 亚之 曰:‘本以小女将託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宋 王安石《老人行》:“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明 汪錂《春芜记·访友》:“忆昔风尘订久要,奈雌伏盐车老。”
[ lǐ yào ]1.事理的要旨。2.道理精当。
[ jiù yào ]1.将要,即将开始。2.时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