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n kuí ]观察衡量。《楚辞·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王逸 注:“览,观也;揆,度也……言父 伯庸 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赐我以美善之名也。”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览揆人情者,莫贵乎司直。”后用以代称生辰。清 钱谦益《毕封君八十寿序》:“府丞虽以削杖归,览揆之辰,易衣破涕,与诸弟舒鴈行列,奉觴上寿。”清 赵翼《哭门人董东亭庶常之讣》诗之二:“从知堕地须论命,何物凭君览揆初。”
[ lǎn shèng ]观赏胜景或游览胜地:到黄山~。
[ lǎn shěng ]视察。《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葬 高平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帝﹞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 lǎn wén biàn jiàn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 lǎn wù ]观看风物。南朝 宋 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唐 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lǎn zhèng ]主持朝政。览,通“揽”。
[ chén lǎn ]谦词。犹言有污尊目。意谓请对方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