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ǔ zǐ cí ]宋 代一种说唱文学,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并夹有说白,用以叙事写景。说唱以鼓合之,故称。现存鼓子词有 北宋 欧阳修 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赵令畤 咏《会真记》故事的《商调蝶恋花》。
[ gǔ cí ]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 gù dìng cí zǔ ]两个以上的词的紧密结合。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常见的有专名和成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欣欣向荣”、“守株待兔”等。
[ dān chún cí ]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区别于“合成词”)。就汉语说,有时只用一个字来表示,如“马、跑、快”。有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葡萄、徘徊、法西斯、罗曼蒂克”。
[ dān cí ]1.单纯词。2.词(区别于“词组”)。
[ guī cí ]亦作“瑰辞”。亦作“瓌辞”。瑰丽的文辞。
[ jiè cí ]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见〖外来语〗。
[ jiǎo cí ]1.托辞。唐 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2.诡言,说假话。明 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3.指虚假之言。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 范文 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 十七年);隋侯 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 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