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 shì ]赊买,购物不付现钱。《宋书·刘秀之传》:“时赊市百姓物,不还钱,市道嗟怨。”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说蕃》:“大明 时,资供丰厚,而用常不足,赊市百姓物,无钱可还。”
[ shē shì ]亦作“賖貰”。犹赊贷。《周礼·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賖”汉 郑玄 注:“民无货,则賖貰而予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 隂赊貰,为兵作絳衣行縢。”夏仁虎《旧京琐记·宫闱》:“清 末,蒋 以内府领款不易,遂中落,然承值如故,内监例钱往往赊貰。”
[ shē sǐ ]缓死。唐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纵贼不捉,事败抵法,谓之赊死;与贼相拒,立见杀害,谓之就死。”宋 陆游《长歌行》:“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亦谓宽容免于一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嫦娥 叠指弹之,曰:‘小鬼头陷人不浅!’颠当 叩头,但求赊死。”
[ shē wàng ]亦作“賖望”。过高的愿望。
[ shē yuǎn ]久远;遥远。《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 南朝 梁 殷芸《小说·张仲景》:“王仲宣 年十七时过 仲景,仲景 谓之曰:‘君体有病,宜服五石汤;若不治,年及三十,当眉落。’仲宣 以其赊远,不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家君以道里赊远,不愿附公子婚。”
[ shē zhàng ]亦作“赊账”。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入城收拾机户赊帐,回来算你日逐卖帐。”《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就是他来此喫酒,也是白喫白喝,儘赊帐,从来不知还钱。”茅盾《林家铺子》二:“下午卖了十六元八角五分,八块钱是赊账。”
[ shē zhàng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账上延期收付;赊欠:现金买卖,概不~。
[ xiàn dǎ bù shē ]犹言立即惩处。
[ yà shē bī tǎo ]谓强行将货物赊欠与人又逼讨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