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à fèng ]1.汉 刘向《列仙传·箫史》:“簫史 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 有女,字 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跨凤”借指结姻;择婿。宋 朱熹《鹧鸪天》词之三:“未寻跨凤吹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明 高明《琵琶记·牛相发怒》:“岂是我无佳婿得乘龙?他有甚福缘能跨凤?”清 单可惠《张灯曲》:“重重密誓两心知,不得跨凤随 簫史。”2.借指乘飞机。谢觉哉《海南之行·春节飞海口》诗:“今朝早起群儿喜,跨凤徐飞入 海南。”
[ kuà gǔ ]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 kuà hè chán yāo ]见“跨鹤扬州”。
[ kuà hè wéi yáng ]见“跨鹤扬州”。
[ kuà hè yáng zhōu ]南朝 梁 殷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欲兼三者。”后以“跨鹤扬州”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 章臺,骑鲸沧海,跨鹤 扬州,黄金积子孙难守。”明 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得成就,真箇胜似腰缠跨鹤 扬州。”亦作“跨鹤维扬”、“跨鹤缠腰”。清 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落花岛》:“申无疆,字 仲锡,跨鹤 维扬,歷有年所。”清 杨潮观《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 扬州 游客,跨鹤缠腰;俺不是 秦 臺娇客,乘凤吹簫。”亦省作“跨鹤”。明 汤显祖《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缠十万,顺天风跨鹤閒游!”
[ kuà huǒ ]1.跨过火堆。为一种民俗。2.蹲坐在火旁取暖。
[ kuà jī ]跨历,经历。《宋书·孝义传·郭原平》:“父抱篤疾弥年,原平 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 kuà jiǎn ]谓骑着蹇驴或驽马。宋 陆游《小雪》诗:“跨蹇虽堪喜,呼舟似更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马子才 ﹞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马南邨《燕山夜话·昆仑山人》:“每遇风雨飘萧,披襟流盼,相对欣然。命酌就醉;兴到跨蹇信所之,虽中途遇风雨,受饥寒,不改悔。”
[ kuà jiē ]横跨街道上空。如:跨街横幅上写着欢迎标语。
[ kuà jiē lóu ]联结街道两旁楼房而横跨在街道上空的楼。又称过街楼。
[ kuà lán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在规定的竞赛距离内每隔一定距离摆设栏架,运动员要依次跨过栏架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