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ān sī ]谓潜心研究。《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叔父 爽,司空”裴松之 注引 晋 张璠《汉纪》:“爽 字 慈明,幼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躭思经典,不应徵命,积十数年。”
[ dān wán ]亦作“躭翫”。迷恋;赏玩。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或復齐死生谓无异,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岂足躭玩哉!”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躭玩为耻。”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躭玩典籍,至忘寝与食。”清 惠士奇《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忆昔识君年弱冠,风流文酒长躭翫。”
[ dān wù ]亦作“躭悮”。耽搁延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是必小心休迟滞,莫躭悮!”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纵把 荆州 索取来,也须虑道躭误孩儿怎的好。”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白雪遗音·银纽丝·母女顶嘴》:“糊涂老双亲,噯哟,躭误我正青春。”清 陈维崧《琐窗寒·本意闺情》词:“蔚蓝天一派鴈程,年年躭悮肃关信。”
[ dān yán ]耽搁;拖延。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见者,即宜据理剖断,毋但諉之抚按议处,以致躭延。”明 汤显祖《牡丹亭·移镇》:“则怕这水路里躭延,你还走旱途。”《红楼梦》第九六回:“虽有众亲朋贺喜,贾政 也无心应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躭延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