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ù zhèn ]不震动;不震惊。多比喻稳固。
[ jīng shì zhèn sú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同“惊世骇俗”。
[ kàng zhèn ](建筑物、机器、仪表等)具有承受震动的性能。对破坏性地震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尽量减轻生命财产的损失。
[ jū zhèn ]谓居太子之位。语本《易·说卦》:“震为雷……为长子。”《旧唐书·于志宁传》:“周诵 升储,见匡 毛 毕;汉盈 居震,取资 黄綺。”
[ míng zhèn yī shí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 nǎo zhèn dàng ]一种较轻的脑损伤。由头部受到打击或剧烈震动引起。常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醒后有头痛、恶心、呕吐、遗忘等症状。一般经过休息可恢复。
[ wǔ zhèn ]武威,武力。《左传·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绥 晋,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国语·周语中》:“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韦昭 注:“震,威也;玩,黷也。言举非义兵,诛罚失当,故君之武威,将见慢黷而顿弊之。”
[ qiāo shān zhèn hǔ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 xiǎng zhèn ]1.响声震动。2.惊惧;骚乱。
[ wēi zhèn ]1.亦作“威振”。使人震惊的威力或声势。2.以威力或声势使之震动。
[ yú zhèn ]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较大的余震也能造成破坏。
[ tíng zhèn ]1.雷霆震动。《后汉书·董卓传》:“大风雨,霆震 卓 墓。”2.形容声威巨大。《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 与 瓚 书曰:‘……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晋 潘岳《西征赋》:“魏武 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