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 xiǎng ]1.亲临祭典。2.亲以酒食犒劳。
[ shí xiǎng ]谓以酒食宴请宾客或祭祀宗庙。
[ xiǎng bào ]为报功德而祭祀。饗,通“享”。
[ xiǎng cí ]古代祭死者时,向代表死者受祭之尸的祝告之辞。饗,通“享”。
[ xiǎng dé ]向慕有德者。饗,通“嚮”。
[ xiǎng diàn ]祭奠。设酒食以祭。饗,通“享”。
[ xiǎng diàn ]祭殿。饗,通“享”。《清史稿·礼志五》:“﹝ 顺治 ﹞十五年,移 东京陵 改祔 兴京,罢 积庆山 祀。明年,尊称为 永陵,饗殿、暖阁如制。”《清史稿·礼志十一》:“雍正 初元,﹝ 圣祖 梓宫﹞将奉移 景陵 饗殿。”
[ xiǎng fú ]受福;享福。谓生活得安乐美好。饗,通“享”。《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饗福,怠傲者所以招患。”宋 梅尧臣《欧阳郡太君挽歌》之二:“暮年终饗福,阴隲不应欺。”
[ xiǎng gào ]祭献而祝告。饗,通“享”。
[ xiǎng gū ]指受人款待、被人尊崇的师傅。
[ xiào xiǎng ]同“孝享”。《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太和舞》:“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饗惟亲。”《北史·隋纪下·炀帝》:“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宋史·乐志十》:“配天作极,孝饗是将。”
[ yàn xiǎng ]1.亦作“燕享”。亦作“燕飨”。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2.以酒食祭神。3.泛指以酒食款待人。4.见“燕饗”。
[ xiǎng huì ]1.宴会。2.犹会合。饗,通“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