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èr mǎ ]1.指汉司马迁、司马相如。2.指解放前盘踞西北的国民党军队将领马步芳、马鸿逵。
[ èr mǎ chē shuǐ yān dài ]指烟管与贮烟筒分开的水烟袋。加底座把烟管与贮烟筒联为一体。
[ èr mǎ yī hǔ ]方言。犹言马马虎虎。
[ běi sǒu shī mǎ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dié mǎ ]1.能舞蹈的马。2.指按蹀马动作谱成的乐曲。
[ chuán mǎ ]驿站所用的马。《汉书·昭帝纪》:“颇省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三辅传马。”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驛马也。”唐 梁载言《咏傅岩监祠》诗:“很傍索传马,偬动出 安徽。”宋 王安石《送程公闢之豫章》诗:“怪君三年滞 瞿塘,又驱传马登 太行。”
[ biào mǎ ]明 代 江 北地区的一种杂役。指官府将官马分派给民户饲养,过一定时期后再由民户将马解送指定地点,由官府验收。
[ dú mǎ xiǎo chē ]明 代 宁夏 一带使用的轻便战车。
[ fǎn mǎ ]春秋、战国 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 高固 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 叔姬,即自逆也。冬来,反马也。”孔颖达 疏:“礼送女适於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於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復归也。”
[ dòng mǎ ]汉 官名。主取马乳制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太僕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也。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颜师古 注:“应劭 曰:‘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饮,因以名官也。’如淳 曰:‘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盛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马。’”宋 洪迈《容斋续笔·汉郡国诸官》:“太原 有挏马官,主牧马。”
[ dòng mǎ jiǔ ]马酪。因取马奶制成,故称“挏马”;因马酪味如酒,故称“酒”。
[ fàng mǎ huá yáng ]指不再用兵。
[ fàng niú guī mǎ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dǎ mǎ hu yǎn ]故意装糊涂蒙混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