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é ér huáng ]1.亦作“鵞儿黄”。鹅黄色。2.指鹅黄酒。
[ é fáng ]亦作“鵞肪”。鹅脂。亦形容白润。
[ é guān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带紫色,有香气,花紫色或绿色。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十:“鹅观草:满地青青鹅食饱,年来赤地不堪观,又被飢人分食了。”
[ é guǎn ]1.指鹅管石。即石钟乳。唐 杜牧《朱坡绝句》之三:“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迴巖势犬牙。”唐 李商隐《残雪》诗:“簷冰滴鹅管,屋瓦鏤鱼鳞。”冯浩 笺注:“《舆地记》:太湖 小山 洞庭 穴中有鹅管钟乳。《图经本草》:石钟乳,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如鹅翎管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炼治家又以鹅管之端,尤轻明如云母爪甲者为胜。”2.指笙。因笙上之管状如鹅毛管,故称。唐 李贺《天上谣》:“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王琦 汇解:“鹅管,谓笙上之管以玉为之,其状如鹅管。”明 高启《凤台曲》:“琼臺夜寒闭 嬴女,鹅管参差隔烟语。”清 周亮工《章丘追怀李中麓前辈》诗:“鹅管檀槽明月夜,百年犹按奉常歌。”
[ é guǎn shí ]石钟乳的别名。因其中空轻薄如鹅翎管,故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
[ é guàn ]1.亦作“鵞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唐 权德舆《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明 徐渭《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陈去病《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2.水鸟天鹅与鹳鸟。宋 孔武仲《汴河》诗:“共夫鹅观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明 徐渭《长干行》:“月落沙昏寻不见,满江鹅鸛弔雄雌。”
[ é hú ]1.亦作“鵞湖”。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唐 张演《社日村居》诗:“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清 查慎行《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
[ é hú zhī huì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 é huáng ]像小鹅绒毛那样的黄色;嫩黄。
[ é huáng jiǔ ]唐 杜甫《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 é jīng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宋 苏轼《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謫仙 狂。”参见“鹅羣”。2.《黄庭经》的别称。元 卢大雅《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 é jiǔ ]1.鹅和酒。旧时常用作馈赠品。2.为旧俗婚礼纳币时所用的礼物,鹅代替古礼用的雁。
[ é juàn ]1.亦作“鵞绢”。2.见“ 鹅溪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