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tuì shǒu shǔ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jīn shǔ zhī biàn ]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事件。庚于五行为“金”,子于十二生肖为“鼠”,故称。《冷眼观》第十六回:“得真者王,得伪者败,其主动力实种於金鼠之变,而有土犬推翻新政之餘波也。”
[ fēi shǔ ]1.哺乳动物,形态和习性像鼯鼠而体较小,前后肢之间的薄膜宽大多毛。2.蝙蝠。
[ chī shǔ tuō jiāng ]亦作“痴鼠拖薑”。比喻不聪明的人自找麻烦。《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按俗語説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薑,春蠶自縛’!”
[ gū tún fǔ shǔ ]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同“孤雏腐鼠”。
[ huǒ shǔ ]1.传说中的异鼠。其毛可织火浣布。2.古代一种鼠形武器,利用火药发挥杀伤力。
[ huǒ shǔ bù ]即火浣布。明 陶宗仪《辍耕录·锁锁》:“回讫 野马川 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彼处妇女取根製帽,入火不焚,如火鼠布云。”参见“火浣布”。参阅旧题 汉 东方朔《十洲记》。
[ láng bēn shǔ cuàn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 láng bēn shǔ tōu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 dà dài shǔ ]哺乳动物,袋鼠科的一种。体长约两米,尾长一米。前肢短小,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雌鼠腹部有一皮质育儿袋,幼兽出生后即在袋中哺育。产于 澳大利亚。
[ dǎn xiǎo rú shǔ ]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 fén shǔ ]哺乳动物,身体灰色,尾短,眼小,前肢爪长而大,在地下打洞,吃甘薯、花生、豆类等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吃牧草,对农牧业有害。
[ hún shǔ ]灰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