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à gǔ ]近古。所指的具体时代说法不一。
[ xià gù ]1.下视。2.敬词。称客人来访。3.敬词。请人给予照顾。
[ xià guān ]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日本本州西南端的港口,人口26.3万(1978)
[ xià guān zǐ ]送关文。关文,旧时公文名称。
[ xià guǎn ]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奏管乐者在堂下,故称管乐器为“下管”。
[ xià guó ]1.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2.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 恭王 始都下国,好治宫室。”李善 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唐 齐己《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3.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汉 袮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魏书·奚斤传》:“斤 等三十餘人议曰:‘河西王 牧犍,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4.指京师以外的地方。唐 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诗之二:“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属闻降詔起羣彦,遂自下国趋王畿。”5.谦称本国。《国语·吴语》:“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三国志·魏志·刘晔传》:“上繚 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琉球入学》:“康熙 二十三年,册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贞 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
[ xià hǎi ]1.到海中去。2.(渔民)到海上(捕鱼):初次~,头晕呕吐是难免的。3.指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4.旧时指从事某些行业(如娼妓、舞女等)。5.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 xià hé ]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也叫下颚。
[ xià héng ]即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仪式,以手至地而头加手上。
[ xià hú ]1.乘舟入湖。2.方言。下田。
[ xià huái ]指自己的心意(原是谦辞):正中~。
[ xià huàn ]亦作“下浣”。指为官逢下旬的休息日。亦指农历每月的下旬。
[ xià huí ]1.下次。2.指章回小说的下一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