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zhōng cí huáng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kǒu zhōng shī ]捉虱时或置口中啮杀,故以喻难逃之敌。
[ kǒu zhōng zǎo shī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kǒu zhū bǐ fá ]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 kǒu zhū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臚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剥取他人口珠,是盗儒也!”
[ kǒu zhuì tiān huā ]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 kǒu zuǐ ]亦作“口觜”。指言语。《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祥 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 雪峰山 首座为吾痛駡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 赵昂 和 瑞姐 曾来劝諫,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
[ dòu kǒu ]也叫口数、口份。清代官式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模数。原指坐斗中承托昂、翘的卯口。清代以斗口宽度尺寸作为建筑设计 模数的设计方法,称为斗口制。
[ fēng kǒu ]1.(~儿)2.封闭张开的地方(伤口、瓶口、信封口等):这封信还没~。腿上的伤已经~了。3.闭口不谈;把话说死不再改变:他没~,还可以商量。人家已经封了口,没法儿再谈了。4.信封、封套等可以封起来的地方:信件的~要粘牢。
[ chōng kǒu ]指说话不加考虑,直率说出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
[ chōng kǒu ér chū ]冲口:脱口,一下子说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 bìng cóng kǒu rù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