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fǎ ]元明清的古文领域,如一潭死水,无重大突破。
[ yí jǐng fǎ ]古代类似幻灯的传影方法。
[ yuē fǎ ]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我国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yuē fǎ bā zhāng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地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人民生活。(8)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yuē fǎ sān zhāng ]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
[ tòu rè liáo fǎ ]电疗的一种。利用高频率电流的作用使人体内部受热,对神经痛、炎症、痉挛等有疗效。通称烤电。
[ wáng fǎ ]1.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2.指政策法令。
[ wǔ fǎ ]1.谓规、矩、绳、权、衡。2.谓仁、义、礼、智、信。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 wú ài fǎ huì ]即无遮大会。《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大同 三年﹞夏五月癸未,幸 同泰寺,铸十方金铜像,设无碍法会。”参见“无遮大会”。
[ xī mò fǎ ]国画中画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与“泼墨法”相对。
[ xiě fǎ ]1.写作的方法。2.书写文字的方法。
[ xiàng fǎ ]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微旨。”《旧唐书·高祖纪》:“自 觉王 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宋 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像法修明,緇徒整戢。”清 龚自珍《支那古德遗书序》:“晚 唐 以还,像法渐谢,则有斥经论用 曹溪 者,则有祖 曹溪 并失夫 曹溪 之解行者,愈降愈滥,愈诞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