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ú pí ]指笋壳。即箨。竹初生时的外壳。
[ zhú pí diàn hú ]方言。竹壳热水瓶。峭石《六月的田野》四:“我家里一个竹皮电壶,两双穿了七八年的胶鞋,一个十五度的电灯泡,四个洋瓷碗。”
[ zhú pí guān ]1.秦末刘邦以竹皮所作之冠。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 zuān pí chū yǔ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 zōng pí ]亦作“棕皮”。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 zuǐ pí ]嘴唇。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人民日报》1981.2.9:“一年后,一位原来住在这栋楼的干部调走了,房产科又把腾出来的空房留给了 王长海,可是磨破嘴皮,他还是不搬。”
[ zuǐ pí zi ]嘴唇,指说话的技巧或口头表达能力(多含贬义):耍~。他那两片~可能说了。
[ zhí pí ]将皮肤移植于缺损部或大的溃疡面,防止创面感染,促使早期愈合。一般使用自体皮肤,在大面积烧伤时,也常移植他人或动物皮肤以及人造皮肤。
[ zhōng guǒ pí ]果实的中间一层果皮,如桃、李等多汁可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