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铁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tiě bō ]弹拨弦乐器的工具。铁制而成,故名。
[ tiě bō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 tiě bó ]用钢铁制作船身的一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如:满载着建桥物资的铁驳、火轮,在江面上鸣笛飞驶。
[ tiě bù dé ]即 吐蕃。《辽史·兴宗纪三》:“﹝ 重熙 十七年﹞丁卯,铁不得国 使来,乞以本部军助攻 夏国,不许。”《辽史·百官志二》:“铁不得国 王府。”中华书局校勘记:“铁不得 即 吐蕃,此与上文 西蕃、大蕃 等并是当时 吐蕃 不同部分朝贡於 辽 者,故以不同名称存於史册。”参见“吐蕃”。
[ tiě bù ]铁铸的钱币。
[ tiě cán dòu ]一种炒熟的蚕豆,壳不裂开,比较硬。
[ tiě cè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铁册军》:“洪武 二十三年,韩公 李善长 以嫌自杀。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给铁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各设百户一人,统其众以护之,给屯戍之印,赐以铁册。”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
[ tiě cè jūn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功臣的护卫兵。《续文献通考·兵六》:“﹝ 洪武 ﹞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给以铁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勋劳,人赐百二十人为从者,曰奴军。及其年老还乡,命设百户一人,统众卫之,俾屯戍以食,赐以铁册,给以印,俟其子孙承袭则罢之。时谓铁册军。”参见“铁册”。
[ tiě chā ]铁制的叉子。
[ tiě zhā ]铁檛。铁鞭。
[ tiě chán shuò ]用铁丝缠柄的长矛。《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王茂 下马,单刀直前,其甥 韦欣庆 执铁缠矟以翼之。”胡三省 注:“铁缠矟,以铁线缠矟把,齐武陵王 晃 有银缠矟。”
[ tiě cháng shí xīn ]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
[ tiě chǎng ]1.旧指炼铁、制造机器等综合性的工厂。2.今指炼铁厂,通称钢铁厂。
[ tiě chē ]火车的旧称。
[ tiě chéng ]1.指地狱。佛教传说中认为阿鼻地狱之城由铁铸成。南朝 齐 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沉冥地狱门》:“此洲地下八大地狱,最下阿鼻,四万由旬。铁城四周,表里火彻。”明 徐渭《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坏榜几更金刹字,饥魂应烂铁城围。”2.指 遂城。今 河北省 徐水县 遂城。宋 为 广信军 治所。杨延昭 守此,辽 军攻围百战不能下,因有“铁遂城”之称。简称 铁城。清 孙枝蔚《赠安肃梁明府木天》诗:“《禹贡》兼 尧 命,铜门 并 铁城。”自注:“宋 景德 元年甲辰,以 梁门 为 安肃军,武遂 为 广信军。谓之‘铜梁门’,‘铁遂城’。”
[ tiě chǐ ]1.铁制的尺。用作计量工具。《隋书·赵煚传》:“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市,百姓便之。上闻而嘉焉,颁告天下,以为常法。”《宋史·律历志四》:“后周 太祖 敕 苏绰 造铁尺,与 宋 尺同,以调中律,以均田度地。”2.古代铁制的尺形兵器。《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悬带弓箭,执把鎗刀铁尺。”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武亿》:“手持铁尺,指挥如意,莫敢谁何。”许杰《惨雾》上:“只有 加启 带来一根铁尺,保东 和 多智 等顺手拾起一根短棒。”
[ tiě chǐ pá ]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于弄碎土块,平整土地。
[ tiě chì ]1.比喻坚挺而快速行进的船帆。元 杨维桢《毘陵行》:“赤槓卓入 铁瓮 户,铁翅横截 丹阳湖。”2.鸽名。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花儿市》:“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珍贵者有……铁翅、玉环等名色。”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传说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语出宋祝穆《方舆胜览》。后用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成功。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棒。
[ tiě chuán ]1.亦作“銕船”。船壳用钢板制成的大船。2.指庐山铁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