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 guān ]1.道教称有尊位的神仙。2.借以尊称道士。
[ xián guān ]1.亦作“闲官”。职务清闲的官员。唐 张籍《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诗:“虽作閒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李林甫一计陷数人》:“林甫 已得奏,即言 挺之 春秋高,有疾,幸閒官得养。帝恨叱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詔归东郡。”2.指州佐、县丞等。宋 苏轼《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勗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诗:“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清 梁章鉅《称谓录·县丞》:“唐 大中 四年敕:州有上佐,县有丞簿。俗谓之閒官。”
[ yā zhài guān rén ]旧小说、戏曲中称据山立寨的女首领的丈夫。清 李渔《奈何天·掳俊》:“孤家年过二八,未有东牀,要选个俊俏男子做压寨官人。”
[ yā yùn guān ]特指押送漕运的官;一般监督运送货物的官。
[ yáng guān ]1.即《周礼》中的春官。2.阳间的官吏。与“阴官”相对。
[ yì yǔ guān ]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本朝有译经院,凡得西域书,令晓蕃语、通文义人充译语官。”宋 洪皓《松漠纪闻》卷上“金国 之法,夷人官 汉 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自注:“﹝通事﹞即译语官也,或以有官人为之。”
[ yàn shī guān ]旧时官府中负责检验尸体的小吏。
[ yíng guān rén ]宋 时人对 岳飞 养子 岳云 的赞称。《宋史·岳云传》:“云,飞 养子。年十二,从 张宪 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
[ tóng guān ]1.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唐 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才子风流 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宋 辛弃疾《摸鱼儿》词序:“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为赋。”明 屠隆《綵毫记·脱靴捧砚》:“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补翁 是方外人,无须忌讳。”2.官职名位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杨伯峻 注:“同为公族大夫而专任其事。”3.明 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诸升 ﹞于 王太监 安 为同官。按外廷所称同官者,谓职掌名位相同也;内府所称同官者,不过同支派项下已耳,犹前后同门之义,非指同僚而言。”
[ wáng guān ]1.王朝的官员。《左传·成公十一年》:“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唐 杜甫《王命》诗:“深怀喻 蜀 意,慟哭望王官。”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2.指藩王府里的属官。《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初,考功郎中 姚坦,为 益王府 翊善,好直諫……﹝ 太宗 ﹞召 坦,慰諭之曰:‘卿居王官,为羣小所嫉,大为不易。’”《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一年二载,就陞你做王官,有官无职。”
[ wáng guān bó ]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左传·昭公十一年》:“今 单子 为王官伯,而命事於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 扬州 刺史 始兴王 叔陵 为王官伯,临盟百官。”胡三省 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 春秋 践土 之盟,王子虎 盟诸侯于王庭,是之谓王官伯。”
[ wǔ chāng guān liǔ ]武昌柳。
[ wǔ guān ]1.通常指眼、耳、鼻、口、舌。一说指眼、耳、鼻、口、身。2.古代的五种官职,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 wǔ guān jiāng ]“五官中郎将”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