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ún shī ]1.黄帝 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南齐书·百官志赞》:“百官分置,惟皇是职,云师鸟纪,各有其式。”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尧 誓 汤 征,咸用干戈之道。”2.云神。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大鹏垂翰,驭风伯而指南溟;天马腾姿,偶云师而集东道。”清 谭嗣同《文信国日月星辰砚歌》:“丰隆 伐鼓呼列缺,云师狂奔风烈烈。”3.安徽 霍山 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石蚕》:“按《遁甲开山图》云:霍山 有云师、雨虎。荣氏 法云:云师如蚕,长六寸,有毛似兔。”
[ zūn shī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2.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 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zǔ shī ]1.学术或技术上创立派别的人。2.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3.会道门称本会门或本道门的创始人。4.旧时手工业者称本行业的创始者。‖也说祖师爷。
[ zǔ shī chán ]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禪”,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 zǔ shī táng ]佛教禅宗安置祖师及开山僧人像的庙堂。
[ zǔ shī yé ]旧时各行各业对其本行业的创始人的称呼。现也称在学术、理论上创立派别的人。
[ zuò shī ]明 清 举人、进士对主考官、总裁官的称呼。
[ zhàn shī ]旧称店堂、仓库里工作的职员。
[ zhèng míng shī ]见“正名师”。
[ zhōu shī ]1.水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楚子 为舟师以伐 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义熙 中,刘公 西入 长安,舟师所届,次于 洛阳。”宋 戴埴《鼠璞·防海》:“舟师始於 吴 越。”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朝廷以 定海 孤悬海中,非海道舟师不能恢復。”2.船夫;舵手。《新唐书·王义方传》:“道 南海,舟师持酒脯请福。”明 高启《欲访李孝廉至娄江遇风而回》诗:“舟师捩柂若无力,帆势如蓬几飘转。”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 zōng shī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楷模的人:一代~。
[ zuò shī ]明、清 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 zǎi shī ]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灋,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周 遣小载师 杜果 来聘。”
[ zhāng tiān shī ]汉 张道陵 后裔的封号。宋 真宗 赐其裔 信州 龙虎山 道士 张正随 号 真静先生。元 至元 十三年命其三十六代孙 张宗演 为 辅汉天师。明 洪武 元年革去旧号,封其后裔 张正常 为 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宏德大真人,秩二品。清 初沿 明 制,乾隆 十七年革去其封袭,部议改为正五品。后民间亦泛称 张道陵 及其后裔、门徒为“张天师”。吴组缃《山洪》二八:“妖精捉到 张天师 手里,看他还有本事变个什么出来吧!”
[ zhēn shī ]《易·师》:“师贞,丈人吉,无咎。”孔颖达 疏;“言为师之正,唯得严庄丈人监临主领,乃得吉,无咎。”后以“贞师”指以严明的纪律统御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