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火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huǒ shǐ ]即火箭。
[ huǒ shì ]失火事故。
[ huǒ shì ]火燃烧的情势:~已得到控制。
[ huǒ shì ]犹流火。指旧历七月。
[ huǒ shú ]1.用火烧熟或烧热。2.火已烧旺。
[ huǒ shǔ ]1.传说中的异鼠。其毛可织火浣布。2.古代一种鼠形武器,利用火药发挥杀伤力。
[ huǒ shǔ bù ]即火浣布。明 陶宗仪《辍耕录·锁锁》:“回讫 野马川 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彼处妇女取根製帽,入火不焚,如火鼠布云。”参见“火浣布”。参阅旧题 汉 东方朔《十洲记》。
[ huǒ shù ]道教的一种制火之术。能处火中而不被火伤。
[ huǒ shù ]1.形容开满红花的树。2.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3.比喻繁盛的灯火。4.红珊瑚的别名。
[ huǒ shù qí huā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 huǒ shù ]指 汉 王朝统治的历数。因 汉 以火德王,故称。
[ huǒ sòng ]指 赵宋。相传 赵宋 以火德王,故称。
[ huǒ sù ]犹宿火。隔夜的火。
[ huǒ suì ]1.引火之物。《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晋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南史·王琳传》:“琳 兵放火燧以掷 瑱 船者,皆反烧其船。”2.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唐 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诗:“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参见“改火”。
[ huǒ suǒ ]发生火灾的地方。《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
[ huǒ tǎ zǐ ]塔形的炭堆。吕梁山 一带风俗,大年除夕在当院把炭块垒积成塔状,供年初一拂晓时点燃。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二回:“腊月三十日你都忙得不能给家里做点活,你看院也没扫,火塔子也没垒,我长上四只手也做不完呀!”
[ huǒ tà zǐ ]盛火取暖的脚炉。
[ huǒ táng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 huǒ tǐ ]火的性质。
[ huǒ tiān ]夏天。五行火主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