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马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mǎ tóng ]马奶酒。
[ mǎ tóng ]牵马的僮仆。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 mǎ tóng ]马奶子酒。
[ mǎ tǒng ]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多用木头或搪瓷制成。有的地区叫马子(mǎ·zi)。
[ mǎ tóu ]1.马的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唐 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2.船只停泊处。即码头。《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於 黎阳 筑马头,为度河之势。”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宋 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拢了马头。”3.指商业城市;都会。《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即今便过 乔官人 船上去。寧海郡 大马头去处,快活过了生世。”《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兴哥 久闻得‘上説天堂,下説 苏 杭’,好个大马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水陆商贾聚集之所曰马头。”4.马夫头目。《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头:马夫之头目。”5.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
[ mǎ tóu rén ]古代俗儒对文字结构的牵强附会的解释。
[ mǎ tóu yáng ]主要生活在 湘西 武陵 山区的一种羊。个体高大,形状像马,性情温和,头上无角。繁殖率高,肉少膻味。
[ mǎ tú ]1.即河图。2.画马之图。
[ mǎ tú ]马夫。
[ mǎ tú ]以宰马为业的人。
[ mǎ tuó ]马驮子。
[ mǎ tuó zǐ ]艾芜《山中送客记》
[ mǎ wáng ]房宿的别名。
[ mǎ wáng cài ]即诸葛菜。叶似蔓菁,味苦多刺。相传为 五代 后梁 时 楚王 马殷 所遗,故名。参阅 宋 朱辅《溪蛮丛笑》。
[ mǎ wáng duī yī hào hàn mù bó huà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 mǎ wáng yé ]神名。相传长着三只眼。叶林 徐孝鱼《没有门牌的小院》第十六章:“砌一个灶就要收它十块钱,和当年收‘造反派’的一个价,不给点厉害瞧瞧,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沉凯《古玛河春晓》第十四章:“你对 汉 族的风俗习惯倒很熟悉呀!知道有个‘马王爷’,还长着三只眼!”
[ mǎ wéi ]地名。在 陕西省 兴平县。
[ mǎ yǐr ]1.马尾巴上的毛。2.像马尾巴的。[ mǎ wěi ]〈名〉马的尾巴。
[ mǎ wěi biàn ]一种发式,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束,像马尾。
[ mǎ yǐ fēng ]一种寄生蜂。体色赤褐,体长约19毫米。头部橙黄色。复眼褐色,有单眼三个。触角丝状,与体长相等。雌蜂尾端有产卵管长约150毫米,似马尾,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