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东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dōng shì cháo yī ]为朝臣被杀之典。
[ dōng shì ]东方的事务。
[ dōng shǒu jiē lái xī shǒu qù ]谓不能聚财,钱到手就花光。
[ dōng shǒu ]1.头朝东。《礼记·丧大记》:“疾病……寝东首於北牖下。”孔颖达 疏:“以东方生长,故东首乡生气。”《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邢昺 疏:“病者常居北牖下,为君来视,则暂时迁乡南牖下,东首,令君得南面而视之。”2.东侧,东边。《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地方解进去禀道:‘非空庵 尼姑俱躲在 极乐庵 中,今已缉获……’知县教跪在月臺东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继之 派在第三房,正是东首的第二间。”
[ dōng shū ]指中枢部门之一的门下省。因其设在宫城左掖(东小门),故称。
[ dōng shú ]古代称东侧的厅堂。
[ dōng shù ]位于东郊的别墅。
[ dōng shuò ]汉武帝 侍臣 东方朔 的省称。 唐 赵彦昭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长年愿奉 西王母 ,近侍惭无 东朔 才。”
[ dōng sī ]见“东司”。
[ dōng sì ]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入东寺而掌壶,处南臺而曳履。”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 dōng sì ]一为比喻人的少壮期,二为日出之处。
[ dōng sōu ]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 dōng sōu xī luó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 dōng suō xī wàng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 dōng suǒ ]古代对 东北 少数民族的蔑称。
[ dōng tán ]1.东方的祭坛。《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2.谓在东边设祭坛。《新唐书·礼乐志四》:“贞观 三年,太宗 将亲耕,给事中 孔颖达 议曰:‘《礼》,天子藉田南郊,诸侯东郊。晋武帝 犹东南,今帝社乃东坛,未合於古。’”
[ dōng tán xī shuō ]指议论的面很宽。
[ dōng tǎn ]指女婿。
[ dōng táng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唐 王维《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金 蔡珪《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慙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刘毅 家在 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3.指 晋 宫的正殿。晋武帝 时 郤詵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唐 王建《送薛曼应举》诗:“子去 东堂 上,我归南涧滨。”唐 李频《送友人游蜀》诗:“东堂 虽不捷,西去復何愁。”宋 王珪《呈永叔书事》诗:“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 东堂。”参见“东堂桂”、“东堂策”。4.宋 毛滂 的号。清 钮琇《觚賸·纫兰词》:“若 黄子鸿 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 东堂,齐踪 西麓 也。”
[ dōng táng cè ]《晋书·挚虞传》:“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唐 颜真卿《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前蜀 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东堂”、“东堂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