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gōng tuán ]文艺工作团的简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和部队中所建立的文艺演出团体。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部队、地区和部门的文艺演出团体仍然沿用这个名称,以小型多样为主,演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
[ yǎng chéng gōng ]指旧时纺织厂内尚未熟悉生产技术、处于学习阶段的童工。工厂只给饭吃,不发工资。养成之期满,须在厂劳动数年,厂方付最低工资,不得中途离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汤阿英 到沪江纱厂,先做养成工,看十三木棍。”
[ yī gōng ]原为官名,指官医。后泛指一般医生。《后汉书·第五伦传》:“建武 二十七年,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生附子之毒能杀人,人固知之矣。而医工或劝人服者,惟生黑豆和合,可以紓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沂 故山僻,少医工。”
[ xiāng gōng ]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
[ xiāng mù gōng ]旧时相地的专职人员。
[ sù gōng ]老成娴熟之乐工。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裴墐 ﹞为太常主簿,搜逖疑互,探抉遯隐,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耆股肱,役喉喙,以集乐事。”
[ tiān gōng kāi w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献。明宋应星著。初刊于崇祯十年(1637),共十八篇,分上、中、下三卷。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重要成就和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 tiān gōng rén dài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 wán gōng ]工程或工作完成:该工程已于上月底~。
[ tǔ fāng gōng chéng ]1.包括为基础准备或依照断面要求填挖土方的施工作业。2.用泥土构筑的堤坝或其他构筑物。
[ tǔ gōng ]1.制作陶器的工人。2.挖土、填土的工程。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5.泥塑匠人。
[ tóu gōng ]投入劳动力;使用工作日:修这个水库要投多少工?
[ tíng gōng ]停止工作(多指生产劳动):~待料。没停过一天工。
[ wō gōng ]因计划或调配不好,工作人员没事可做或不能发挥作用。
[ xiāng gōng ]即伐木工。清 嘉庆 十八年间 陕西省 伐木工起义于 岐山县 三才峡。史称“箱工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