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shì ]有坚定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仁人。革命~。爱国~。
[ zhì shì ]抱负。唐 王勃《守岁序》:“悲夫年华将晚,志事寥落。”清 曾国藩《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屡建大勋,朝野叹仰,以为名将,而不知其生平志事,裕於学者久矣。”
[ zhì shū ]1.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 zhì tóng dào hé ]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 zhì tú ]志向抱负。唐 刘长卿《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诗:“满腹万餘卷,息机三十年。志图良已久,鬢髮空苍然。”
[ zhì zhì ]1.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明 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愿益以继承自任,与诸昆季协心致志,昌义门於百世,扬先德于天下。”2.谓振奋士气。《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zhōng yān zhī zhì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 zhōng guó rén mín zhì yuàn jūn ]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志愿组织的军队。1950年6月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接着,又用武力侵占中国台湾省。中国人民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组成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经过三年英勇顽强的战斗,打退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 zú zhì ]谓使意愿圆满地表达出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陆德明 释文:“足,将住反。”唐 权德舆《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足言足志,践履章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