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hé wù ]1.h2o、明矾kal(so4)2·。2.h2o等。受热易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
[ shuǐ hè ]1.即鹤。2.铁路上给蒸汽机车加水的装置。上部伸出横向的输水管,能左右旋转,管的前端弯下来的部分像鹤的头部。
[ shuǐ héng zhī ]一种盆景。在南方暖和地区,取栀子的一段浸植于水钵,便可长出绿叶,叫水横枝。
[ shuǐ héng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宋 苏轼《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明 吴本泰《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清 魏源《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3.水衡钱的简称。清 黄遵宪《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5.井星的别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
[ shuǐ héng qián ]1.汉 代皇室私藏的钱。由水衡都尉、水衡丞掌管、铸造,故称。《汉书·宣帝纪》:“﹝ 本始 ﹞二年春,以水衡钱为 平陵,徙民起第宅。”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2.泛指国帑。南朝 陈 徐陵《中妇织流黄》诗:“欲知夫壻处,今督水衡钱。”清 秦松龄《满目》诗:“薄海徧供金革费,羣公莫滥水衡钱。”郁达夫《日本竹枝词》之八:“羡煞传经诸伏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 shuǐ hóng ]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
[ shuǐ hóng ]亦作“水葒”。水草名。一年生草本。全株有毛。叶子阔卵形,花红色或白色,可观赏,花果可入药。唐 李贺《湖中曲》:“长眉越沙採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唐 皇甫松《天仙子》词之一:“晴野鷺鷥飞一隻,水葓花发秋江碧。”宋 林逋《夏日池上》诗:“莲香如綺细濛濛,翡翠窥鱼裊水葓。”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四九》:“侧鬢 西泠 看山色,水葒花影上春綃。”
[ shuǐ hǔ ]水边。《诗·大雅·緜》:“率西水滸,至於 岐 下。”毛 传:“滸,水厓也。”唐 王勃《九成宫颂》序:“获 秦 餘於故兆,地拟 林光;访 周 旧於遗风,山连水滸。”宋 杨万里《浯溪赋》:“乃蹟故步,还至水滸。”明 何景明《津市打鱼歌》:“野人无船住水滸,织竹为梁数如罟。”
[ shuǐ hǔ zhuàn ]全称《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根据长期流传在民间的水浒故事整理改写而成。版本很多,常见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三种。小说描写了梁山英雄聚义、反抗朝廷的斗争,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 shuǐ hù ]1.临水门户。2.开设妓院之男子。
[ shuǐ huā ]1.水受到冲击而形成的许多小水泡;浪花:汽艇划破平静的湖面,船头堆起层层~。2.水痘:出~。
[ shuǐ huá ]也叫水花。江河、湖泊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迅速繁殖,致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因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这一现象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