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n jiǎo táo zhī ]装有银饰柄头的手杖。桃枝,竹的一种,可作手杖。
[ yín jiǎo zǐ ]清 末以来银辅币的俗称。
[ yíng tóu wō jiǎo ]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 yuān jiǎo ]即月角。额骨右边隆起,旧时星相家谓为圣贤之相。
[ xiàng wèi jiǎo ]目前,所有电力系统的全部领域所采用的供电方式,绝大多数是属于三相制交流电路。
[ tóng jiǎo ]1.一种儿童发式。角,总角。2.指儿童。
[ tóng niú jiǎo mǎ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wō jiǎo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蜗角鬭争”。2.见“蜗角虚名”。
[ wō jiǎo dòu zhēng ]《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后以“蝸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宋 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蝸角鬭争,左 觸 右 蠻,一戰連千里。”亦省作“蝸争”。清 魏源《游山吟》之二:“蝸争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雲山夕。”
[ wō jiǎo wén jié ]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北周 庾信《小园赋》:“陸機 則兄弟同居,韓康 則舅甥不别。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倪璠 注:“《晏子春秋》:東海有蟲巢於蚊睫,飛乳去來,而蚊不爲驚。”
[ wō jiǎo xū míng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 wō jiǎo zhī zhēng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 xī jiǎo ]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组成,很坚硬。
[ xī jiǎo dài ]饰有犀角的腰带。非品官不能用。
[ yán jué ér ]亦称“盐角儿令”。词牌名。宋 王灼《碧鸡漫志·盐角儿》:“盐角儿,《嘉祐杂志》云:梅圣俞 説:始教坊家人市盐,于纸角中得一曲谱,翻之,遂以名,今双调《盐角儿令》是也。欧阳永叔 尝製词。”
[ yán jué ér lìng ]见“盐角儿”。
[ yǎn jiǎo ]眦(zì)的通称。内眦叫大眼角,外眦叫小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