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g jiāo chéng zhèng ]犹言棠树政。
[ tí chéng ]1.(~儿)2.从钱财的总数中按一定成数提出来:利润~。按百分之三~。3.从总数中按一定成数提出来的钱:拿了1000多元的~。
[ wǔ bù chéng shī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 xí yǔ xìng chéng ]长期的习惯就能养成某种性格。《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性格。
[ xiàng lǐng chéng ]语本《诗·小雅·节南山》:“四牡项领。”郑玄 笺:“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后因以“项领成”形容颈脖挺硬,挟势骄人,目中无人。
[ wú qiǎo bù chéng huà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
[ 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 xué yè chéng jì bào gào dān ]记录学生学业成绩的书面通知单。在学期或学业结束时,由学校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习情况。
[ yī qì hē chéng ]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 yī qì hún chéng ]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一旦堕落或犯了严重错误,就成为终身的恨事。
[ yī shì wú chéng ]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竟:终于。
[ yǎng huǐ chéng shé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 yuán chéng shí zì xìng ]佛教用语。“三性”之一。据《成唯识论》卷八,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在“依他起自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所显示之真如实性。参见“三性”。
[ yuē dìng sú chéng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被公认,并为大家遵守和沿用。《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