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离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xiū lí ]犹休弃。
[ yí lí bì ]官名 辽 代置夷离毕院,掌刑狱,为北面官。设有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知左、知右夷离毕事等官。见《辽史·百官志一》。
[ yí lí jǐn ]官名。契丹族各部军事首领的名称。《辽史·营卫志下》:“天赞 元年,以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按,《辽史·国语解》:“夷离堇,统军马大官。”
[ yú kuì niǎo lí ]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 yú lí ]同“鱼丽”。唐 韩愈《喜雪》诗:“阵势鱼离远,书文鸟篆奇。”一本作“鱼丽”。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桓 五年《左氏》:‘郑 人为鱼丽之陈。’鱼丽者,如鱼贯之状。”
[ yǐng xíng bù lí ]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 yuè lí ]1.谓月亮运行到某度次。《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朱熹 集传:“离,月所宿也。”2.指月球运行的度次。即月球在白道上的位置。《新唐书·历志二》:“合朔度,即月离也。上弦,加度九十一度、分四百一十七。望,加度百八十二度、分八百三十四。下弦,加度二百七十三度、分千二百五十一。”《清史稿·时宪志一》:“﹝ 雍正 ﹞十年四月,修日躔、月离表成。”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四编第三章二:“一般所说的日躔、月离都是指日月在黄白道上的位置。”
[ zhāi lí ]脱离;分离。
[ zhī lí ]1.分散;残缺:~破碎。2.(语言文字)烦琐而凌乱:~错乱,不成文理。
[ zhī lí pò suì ]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 zhī lí shū ]亦省作“支离”。《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
[ zhī lí sǒu ]1.指支离疏。2.松的别称。
[ zhī lí yì ]《庄子》寓言人物。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庄子·列御寇》:“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通“殫”。后亦省称“支离”。《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於 支离,而习其孤技邪?”晋 张协《七命》:“尔乃命 支离,飞霜鍔,红肌綺散,素肤雪落。”
[ zhī zhī lí lí ]谓语言散乱。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六:“父母盘问他们,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和我分手的?骇昏了的两位老头子支支离离地答应不出一个所以然。”郭沫若《集外·反响之反响》:“原文一句半所表示的意义,异常明了简赅,而英文支支离离地译成五句。”
[ zhū lí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的音乐。
[ zǔ lí ]谓饯别出行之人。
[ zāo lí ]遭遇;遭遇之事。离,通“罹”。
[ zhǐ lí ]梦神名。
[ zhī lí ]支离,残缺。
[ zhū lí ]1.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乐舞的总称。2.形容方言、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文字怪异,难以理解。3.借指古代少数民族。4.用以鄙称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