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g mù ]1.犹言平视。宋 梅尧臣《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诗:“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2.即比目鱼。
[ píng nán ]平除危难。《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 亮 出屯 汉中”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载 刘禅 诏:“昭烈皇帝 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昭宗 慰劳 克用,使与 茂贞 解仇以紓难,拜 克用‘忠正平难功臣’,封 晋王。”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
[ píng nián ]1.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2.农作物收成平常的年头儿。
[ píng níng ]犹安定,安宁。唐 元稹《处分幽州德音》:“四十年间,海内滋殖,风俗谨朴,君臣平寧,人无事端。”宋 陈师道《上曾枢密书》:“谈者必谓世方平寧,兵不足虞,人无姦雄,有不足畏。”太平天囯 杨秀清《给侄容椿子容发谆谕》:“至父处军务平寧,嘉兴 之兵已到,朗天安 亦来,有人足用矣。”
[ píng pán ]交易市场上的平稳行情,证券交易市场指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不涨不跌的价格或指数。
[ píng píng ]不好不坏;寻常:表现~。成绩~。
[ píng pō ]1.倾斜度不大的坡地。2.古寺名。
[ píng pū ]1.平着铺展开。2.谓说话或写文章平直地叙述出来。
[ píng pū zhí xù ](说话或写文章)只把意思平平淡淡地、直接简单地叙述出来,重点不突出,内容不生动。
[ píng pǔ ]1.即玄圃。2.平坦的园圃。
[ píng qí ]即今之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尘”。
[ píng qǐ píng zuò ]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
[ píng qì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郭象 注:“平气则静。”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